您提出的《关于推进特色农产品高水平发展的提案》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您提的建议很好,充足表现了对“三农”工作的关心。对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召集相关的单位人员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了认真探讨和分析。
随着社会的持续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初级农产品的要求也慢慢变得高,优势特色农产品是我们正常的生活的首选,也是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各类农业从业人员在农业的所有的领域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为我市农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下一步根据您的建议,结合我市农业农村发展需求,通过送出去学习、请进来讲课、结对子培养等多种形式,不断的提高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素质,为我市现代农业农村建设和实现乡村振兴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一是持续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和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为引领,以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主体领办人和骨干为重点,围绕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农村物流、电子商务、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知识,分类型、分层次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主要是组织参加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领军人才、济宁市级经营管理和邹城市级生产技能以及跟踪服务三个层次培训班。通过培训,许多学员从中找到了发家致富的本领,在各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干事创业的实践者,也是推动我市乡村振兴的开拓者,成为邹城农业经济发展的优秀代表。目前我们已累计培训了3962人(此项工作是利用中央财政资金进行专项培训,每年由上级主管部门下达培训任务)。今年下半年我市还将继续开展此类培训。
二是实施业务技能培训。挖掘、培养本市特色产业乡土人才和能工巧匠,以提高科技素质、业务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对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农村劳动力、学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等返乡下乡创业人员开展有关培训;主要以农产品市场信息、选种育苗、病虫害防治、种植管理、农药施用、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等为重点开展实用技术培养和训练;以“田间课堂”、“农业科学技术示范户”等形式开展业务技能培训;每年我们都组织并且开展比如:甘薯花生产业、食用菌种植、小麦玉米高产创建、施肥技术、农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培训多期,遍布全市每个辖区,进一步提升了广大农村实用人才的生产能力、科技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与带动致富能力。
三是培育农民致富带头人。紧紧围绕粮油、畜禽、瓜菜、食用菌、甘薯、花生等主导产业,逐渐完备支持乡土人才创办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乡土人才施展才华营造舞台。目前,全市培育省级齐鲁乡村之星22人,济宁市级乡村之星12人,邹城市级乡村之星15人;济宁市级乡村工匠14人;
累计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118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13家),家庭农场示范场36家(其中省级5家);3名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入选“山东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
四是实施业务骨干能力提升培训。在做好乡村人才培训的同时,我们也注重提升农技人员和农业企业负责人自身的综合素养和业务能力,增强服务的本领,确保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每年都组织市镇两级的农技人员、部分农业企业负责人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接受新的知识。例如,我们连续几年组织举办了“山东农业大学乡村人才振兴培训班”、“南京农业大学现代农业发展培训班”、“上海财经大学农民骨干培训班”、“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训班”、“苏州大学农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业务骨干培训班”等全国知名高校业务培训。除此之外,每年还选取2人参加国家级的培训,选取20人参加省级站长培训班,选取30人参加济宁市级培训班,为加快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高素质人才队伍奠定基础。
五是深入一线开展农技推广和技术服务。根据我市农业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和农事季节,农技中心各业务部门紧密联系济宁市级以上农科院所,国家农业产业创新团队和首席专家,在我市农产品主产区、持续多轮次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和试验示范,主要推广新品种、良法良种配套、病虫害监测预警、水肥一体化、农机农艺融合等方面的技术,农业科学技术生产力慢慢地加强,以此带动和促进优质安全、生态高效农业的发展。
六是强化职称评定改革,建立绿色通道。根据人社部、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关于深化农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我市进一步打破户籍、地域、身份、档案等制约,创造便利条件,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畅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生产经营主体中农业技术人员的职称申报渠道,目前已经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申报初级、中级、高级职称评审工作,有效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助力当地乡村振兴。目前已有40人获得相应职称。
另外,有关您提到的推行特色农产品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方面,我们近年来也持续坚持与各级产业体系创新团队和科研院校联系,开展甘薯、花生、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新品种培育、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新模式试验示范推广。
(一)新品种推广 目前国家甘薯产业体系济宁试验站以我市为主要基地育成齐宁18、齐宁21、齐宁26等多个甘薯新品种,齐宁26在2023年创造了济宁市淀粉型甘薯单产新纪录,山东省农科院育成的济薯25、济薯26在我市张庄、城前镇2016年首先示范推广带动下,目前已成为山东省主栽品种,我市种植培养面积超过当地主栽品种的95%以上,小麦、玉米济麦22、山农28、郑单958等主推品种推广面积达到98%以上。齐黄34、菏豆33等大豆品种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优势凸显,为进一步推广复合种植奠定了品种基础。
(二)新技术推广 积极应对当前生产技术创新不强,效果不好的实际,分作物示范推广小麦玉米双晚、规范化播种、甘薯脱毒种苗、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花生单粒精播和全程机械化等关键技术,抓住关键环节、重点季节高质量开展肥水调控、病虫防治、防灾减灾、减损增效,目前小麦播前播后双精量匀播、小麦玉米周年双晚丰产技术、宜密密植精准调控、水肥一体化栽培、甘薯健康薯苗水肥一体化栽培、轻简机械化栽培技术、花生单粒精播节本增效栽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和一喷三防、一喷多促等系列新技术,以及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化、抗逆防灾、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得到一定效果推广应用。今年为有效提升甘薯种植机械化程度、玉米合理密植精准调控技术应用,引进了中小型甘薯生产机械20余台套、玉米大中型播种、施肥、铺管一体机械10余套,集体搞了生产效率,也提高了我市甘薯、玉米等作物限制高产的重要的因素~密度偏低现状,为苗齐、苗全、苗匀、苗壮,提高作物苗齐发育整齐度奠定了基础。
(三)紧密联系体系团队、科研院校 目前我市已与各类产业体系、科研院校10余个建立了密切联系,国家甘薯产业体系,山东省甘薯、花生、中药材、济宁市小麦、玉米、食用菌、马铃薯,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园、济宁市农科院落户邹城,建立新品种培育、新技术示范、新模式创新试验示范基地10余处,一批国内知名专家常年在基地巡回指导,为推动我市农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打下了捡拾科技基础。
(四)抓好关键环节 认真分析我市主栽粮油存在的明显问题,抓好甘薯健康育苗,2024年全市甘薯集中育苗面积达到2500亩以上,利用脱毒种薯、大田苗扩繁面积大1700余亩,能满足当地2/3以上甘薯用上高质量种苗;针对生产上存在的花生、甘薯、玉米密度偏低影响产量难题,推广种植环节机械化、规范化;积极应对防灾减灾、减损收获,把增产变成产量,产量变成产值,产值形成效益。
(五)做好产后服务 在全市建立了甘薯大中型气调库、贮藏库30余个、井窖1万多个,可储存鲜薯5~8万吨,通过延期销售公斤增值0.6~1元;全市建设7处烘干中心、15组粮食烘干机组,拥有各类配套设施44台(套),全市日烘干能力达2000吨,年烘干能力约4万吨,其中峄山镇新建的烘干中心日烘干能力达800吨,其建设规格在济宁地区首屈一指;通过与山东省农业院等种子公司联合建立小麦、大豆良种生产基地,全市小麦基地面积达5万亩以上,大豆70%为种子田,在高产的同时实现产值效益双提升。
以上就是我们目前正在实施或者下步即将开展的相关工作,很谢谢您对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建议,也感谢您在其中所做的贡献。今后,请持续关注邹城农业、支持邹城农村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
爱游戏开户app成立于2010年12月,是温州市人民政府直属的国有企业之一,注册资本金50亿元。 爱游戏体育官网下载主要承担我市粮食供应、农副产品供给配送、专业市场运营、会展经济、民办教育产业发展等服务百姓日常生活的业务经营;承担旅游和文化基础设施或项目开发、建设、经营、管理、服务。 ....
查看详细地址: 温州市瓯江路展银大厦
电话:0577-88198479
手机:4008-199-199